2023年02月10日 星期五

新能源车骗补 板子该打到谁的屁股上-九游会真人

发布时间:2016-03-01 11:18:14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  作者:贾可  责任编辑:王庭

  进入2016年以来,突然,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舆论,出现了一些不好的风向——骗补、对政府暂停三元锂电池客车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质疑,以及最近又冒出来的因为电的来源和供应能力问题而简单否定电动车节能环保性的媒体一窝蜂报道,所有这些让业界担心这个刚刚有了一些生机的行业或许会出现逆转。

  《汽车商业评论》就这些问题在这一期的杂志中有专门文章进行分析,这里不再多言,这里以骗补为例,来说一些题外话。

  媒体揭露出骗补现象本来也是好意,但孰料这个舆论突然变得有些一边倒,误让外界以为整个行业都在骗补,以为搞新能源产业就是在骗钱。这样的产品怎么可信?于是,很有可能,还在犹豫不决是否要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不由得捂紧了钱袋子。

  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首先,媒体报道的时候过于笼统宏观,并没有解剖麻雀,一方面这样采写起来省事,且不容易得罪具体的企业,另一方面更容易让这种现象上升到行业普遍问题的高度,从而引起决策者重视。

  果然,有关部门重视了,而且是高度重视,财政部于2016年2月1日起至3月下旬,组织各地专员办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我想,这进一步推动了对于骗补现象普遍性的认知。

  最后,各类媒体纷纷跟上骗补报道,进一步坐实新能源汽车的骗补普遍性的舆论,让这个行业背上欺骗的名声。导致的结果是,很多正经从事新能源汽车的从业者叫苦不迭。

  某种意义上,这是中国媒体行业不成熟的表现,但不可否认,这也是中国汽车业九龙治水的后果。

  所 谓媒体行业不成熟,这实际是普遍的现象。不成熟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数是在新的媒体竞争庸俗化环境下的良知缺乏、利益导向、经验不足和浅尝辄止等等。骗补报 道显然是属于经验不足和浅尝辄止,在当下已经属于难能可贵。揭露行业丑恶现象是需要冒风险的,但如果揭露时含糊其辞,则容易误伤一大片。

  这里,我不得不自夸一下《汽车商业评论》2014年11月号的封面故事系列文章《秦的是非》,我们直面在所谓插电式混合动力领域投机取巧的技术作风,进行顺藤摸瓜式的解剖,当时虽然引起了许多“迪粉”攻击,但最终却让整个行业免于跟进它的那种伪新能源汽车技术策略,但同时并没有损害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

  2015年,众多使用比亚迪秦的“迪粉”因为产品问题,开始觉醒,这让我们颇为欣慰,虽然他们意识到的这种问题还没有触及真正的问题本身。

  有人同我争论,为什么国内一些专家还在为秦说好话?这和我要在这里说的骗补是中国汽车业九龙治水后果原因相类似。不是说直接有什么利益输入,而是这些官员背景的专家需要为过去承诺的新能源汽车增长负一定的责任,否则面子不好看。

  骗补现象能够发生也是如此。一些“有关部门”只管销量数字,一些“有关部门”只管补贴数字。现在,要进行骗补大检查,却是由财政部负责,更是这种九龙治水病在犯,它已经导致我们分不清问题的源头在哪了。

  上 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在我看来,新能源车企骗补,如果只是钻政策空子,那我们是奈何不得的,对此,大家可以体会合理避税和偷税漏税的不同。这一次骗 补大检查,要查的是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究竟是否符合补贴要求的包括技术在内的各种标准,如果符合,那就属于钻空子,如果不符合,那就属于骗补,可能就上升 到经济诈骗的犯罪程度了。

  九龙难以真正治水主要是因为有关部门各有利益追求,难以协调,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小企业的骗补现象人所共知而有关部门并不作为,直到媒体挑明才开始认识到严重性的原因。

  既 然九龙治水一时之间也难以破解,我们只好想一些权宜之计。比如,涉及到有骗补的企业,它们的造车牌照是否应该被吊销?中国汽车业门槛是所谓的审核制,有官 员说过原因之一是,如果实行备案制,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下,假冒伪劣会盛行,根本无法有效管束。但就在这样审核制环境下,骗补现象还是出现了。好在是审核 制,还比较好管理,那么,既然是审核制,有关部门就应该对自己审核出现的问题承担责任或者说做出有效的事后弥补措施。

  窃以为,如果板子只打向别人,不打到自己屁股上,恐怕最终没有人会觉得疼。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 6.77 10.08%
  • 10.18 10.05%
  • 19.98 10.02%
  • 15.92 10.02%
  • 15.94 10.01%
  • 18.15 10.00%
  • 23.65 10.00%
  • 43.81 9.99%
  • 31.60 9.99%
  • 21.48 9.98%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