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10日 星期五

第三批电池目录公布:本土新能源车遇高端化尴尬-九游会真人

发布时间:2016-05-24 08:57:5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俞凌琳  责任编辑:张少雷

  “即便我们愿意花精力和成本去切换电池,现有25家进入目录的电池企业中,也不一定有意愿或有能力与我们合作的。”5月22日,国内某新能源车企高管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感叹道。

  4 月29日,工信部公布《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第三批,加之此前公布的两批,共有25家电池企业入围。按照规定,采用没有进入目录的电池的 新能源汽车产品,从今年5月1日开始,将不进入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从而无法获得补贴。这意味着一批在新能源汽车上走得比较早并且追求新能源产品性能,因 为采用lg三星等韩系电芯的本土新能源汽车企业,会遇到很大麻烦。

  虽然此后又有消息称:工信部正在修订《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修订版征求意见稿)中,将放宽对在售车型限制,已经获得目录的,将给出一年调整时间,但这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本土新能源企业高端化的障碍。

  当 年为了打造高性能新能源产品而对电池精挑细选,如今却因为一纸政策面临不能销售的尴尬。以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为例,采用的a123和lg电池,恰 恰不在《通知》要求的范围内。如果lg电芯因为无法进入准入目录,上汽等自主品牌无奈切换,那么《通知》在鼓励本土电池企业的同时,同时打压了追求高性能 的本土新能源汽车,使这些原本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只能被动降低竞争力。

  切换不仅是时间问题

  “至少一年时间才能把现有的电池换掉。”上汽某负责新能源技术的相关人士对记者说,如果加上产品的升级换代,需要两年过渡期。

  关键的问题还不在于时间,实际上,上汽现有的新能源车型,至少有三年研发周期,如采用lg电池的荣威950,电池不是说换就换,还有大量的整车开发、验证工作。

  在现有25家已经通过目录的电池企业中,目前几乎没有企业有插电式强混类型的电池产品。相对于纯电动,插电式强混对电池的要求更高,而上汽的要求还要更高一些。

  “25家企业中是否能有企业满足我们的要求,即便能够满足要求,是否有意愿、有合适的产品为我们配套。”内部人士也这样担心。

  “现在高性能电池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之前还因为电池产能不够,电动车大面积缺货。”一位新能源专家对记者说。

  荣威950这样进入销售目录的车型还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最大的是马上上市销售的车型。

  如 上汽最新的一款新能源汽车,同时也是首款互联网汽车荣威rx5的插电式强混版本erx5,按照原计划,11月即将上市,而《通知》规定从7月1日起,未进 入推荐目录的就不再享有国家和地方的补贴。如果无法获得补贴,整车就会毫无竞争力,上汽数亿的投入都可能打了水漂。等切换电池以后再上市,恐怕已经贻误了 销售良机。

  并非完全依赖韩国电池

  提起为何当年会选择lg的电芯,上汽一位负责新能源技术的工程师告诉记者,实际上这是最早进入新能源汽领域的上汽当年最好的选择。上汽是国内最早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车企之一,2009年上汽新能源汽车就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产业化。

  “美国a123和韩国的lg在各自的技术领域综合竞争力是最强的。”某互联网造车企业相关专家也对记者说。实际上lg也是国际汽车公司通行采用的电池,如通用的沃蓝达volt采用的就是lg电池。

  为何lg的电池不能满足要求,关键是《通知》要求电池在国内制造和研发。目前lg、三星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尚在建设之中。这意味着,一旦《通知》开始实施,这些产品就满足不了准入目录,而导致无法销售。

  实 际上,前期采用lg电池后,近年来,国内企业也在精心布局,打造自己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核心竞争力。如上汽先后电机、电驱和电池上的投入不小。早在2010 年,上汽就出资484.5万美元与a123系统香港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由上汽集团持股51%的上海捷新动力电池系统(下称“捷新动力”)有限公司,在安 亭生产电池系统。之后, 2013年6月在万向集团收购了a123以后,捷新动力成为由上汽和万向合资的企业。

  不过,捷新动力只生产电池系统,而上汽所采用的电芯则仍由a123在美国的工厂制造。而万向在收购a123后,也在杭州萧山建立了生产线,不过,由于产能问题,万向国产的电芯主要供应给广汽和长安等企业。

  “美国进口电芯成本高,加上上汽在新能源汽车上也一直致力于打造自己的核心零部件产业。”知情人士透露,“catl和万向a123也在为上汽开发专用的满足插电式强混使用的电池,但项目要到明年才能实施。”上汽知情人士透露。

  支持本土电池产业要循序渐进

  实际上,无论是美国产的a123,还是lg和三星电芯,在业内都是公认为能量密度高,一致性好,后两者还因为规模效应而相对拥有成本优势,对自主品牌打造高性能、低价格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是非常有利的。

  当然,随着自主品牌产品通过不断升级,越来越多企业切换到lg和三星电池。江淮汽车iev4以前采用的是国轩电池,iev5开始采用力神电池,iev6升级为三星电池。而吉利新能源产品也采用了部分lg的电池。

  《通知》实施后,包括长安、吉利、江淮在内的企业,都或多或少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也支持国内电池行业发展,自己也想掌握核心零部件。”对于《通知》的要求,多位自主品牌企业人士表示,“但是一项新政策的出台,至少要先征求企业意见,给企业调整时间。”

  针对现状,有业内人士呼吁:无论是外资在本土的产能扩大还是研发的本土化,都需要时间;而企业将不符合《通知》规定要求的电池切换成符合要求的,也需要时间。

  “国家的政策要保持相对稳定,要有延续性,要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的完善修订,急于为了支持本土电池产业,强制要求使用国产电池,一旦对本土新能源汽车品质造成伤害,未来对新能源产业也会造成伤害。”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即便我们愿意花精力和成本去切换电池,现有25家进入目录的电池企业中,也不一定有意愿或有能力与我们合作的。当 年为了打造高性能新能源产品而对电池精挑细选,如今却因为一纸政策面临不能销售的尴尬。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 6.77 10.08%
  • 10.18 10.05%
  • 19.98 10.02%
  • 15.92 10.02%
  • 15.94 10.01%
  • 18.15 10.00%
  • 23.65 10.00%
  • 43.81 9.99%
  • 31.60 9.99%
  • 21.48 9.98%
")); "));
网站地图